江蘇威德凱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經理
電 話:15850898728
郵 箱:jswdkpump@163.com
磁力泵在國內化工企業,電子廠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主要用于輸送HF,HNO3,H2SO4,HCL等物料,適合輸送高腐蝕的物料,由于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我們來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和介紹!
磁力泵由泵、磁力傳動器、電動機三部分組成。關鍵部件磁力傳動器由外磁轉子、內磁轉子及不導磁的隔離套組成。
當電動機帶動外磁轉子旋轉時,磁場能穿透空氣隙和非磁性物質,帶動與葉輪相連的內磁轉子作同步旋轉,實現動力的無接觸傳遞,將動密封轉化為靜密封。由于泵軸、內磁轉子被泵體、隔離套完全封閉,從而徹底解決了“跑、冒、滴、漏”問題,消除了石油化工行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通過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隱患,有力地保證了職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生產。
將n對磁體(n為偶數)按規律排列組裝在磁力傳動器的內、外磁轉子上,使磁體部分相互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統。當 內、外兩磁極處于異極相對,即兩個磁極間的位移角Φ=0,此時磁系統的磁能最低;當磁極轉動到同極相對,即兩個磁極間的位移角Φ=2π/n,此時磁系統的磁能最大。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統的磁極相互排斥,磁力將使磁體恢復到磁能最低的狀態。于是磁體產生運動,帶動磁轉子旋轉。
同使用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離心泵相比較,磁力泵具有以下優點:
a.泵軸由動密封變成封閉式靜密封,徹底避免了介質泄漏。
b.無需**潤滑和冷卻水,降低了能耗。
c.由聯軸器傳動變成同步拖動,不存在接觸和摩擦。功耗小、效率高,且具有阻尼減振作用,減少了電動機振動對泵的影響和泵發生氣蝕振動時對電動機的影響。
d.過載時,內、外磁轉子相對滑脫,對電機、泵有保護作用。當磁力傳動器的從動部件在過載情況下運行或轉子卡死時,磁力傳動器的主、從動部件會自動滑脫,保護機泵。此時磁力傳動器上的永磁體在主動轉子交變磁場的作用下,將產生渦損、磁損,造成永磁體溫度升高,磁力傳動器滑脫失效。
2泵運行過程中常見的故障及其處理方法
不同類型的磁力泵,其故障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
2.1 流量不足
產生原因:影響泵流量不足多是吸水管漏氣、底閥漏氣;進水口堵塞;底閥入水深度不足; 泵轉速太低;密封環或葉輪磨損過大;吸水高度超標等。
處理方法:檢查吸水管與底閥,堵住漏氣源;清理進水口處的淤泥或堵塞物;底閥入水深度必須大于進水管直徑的1.5倍,加大底閥入水深度;檢查電源電壓,提高泵轉速,更換密封環或葉輪;降低泵的安裝位置,或更換高揚程水泵。
2.2
功率消耗過大
產生原因:磁力泵轉速太高;泵主軸彎曲或磁力泵主軸與電機主軸不同心或不平行;選用磁力泵揚程不合適;
泵吸入泥沙或有堵塞物;電機滾珠軸承損壞等。
處理方法:檢查電路電壓,降低泵轉速;矯正泵主軸或調整泵與電機的相對位置;選用合適揚程的磁力泵;清理泥沙或堵塞物;更換電機的滾珠軸承。
2.3 泵體劇烈振動或產生噪音
產生原因:泵安裝不牢或泵安裝過高;電機滾珠軸承損壞;泵主軸彎曲或與電機主軸不同心、不平行;泵軸嚴重磨損;外磁鋼或內磁鋼磁片損壞與隔離套接觸;密封環與葉輪碰磨;泵內有異物;泵氣蝕;地腳螺栓松動等。
處理方法:裝穩泵或降低泵的安裝高度;更換電機滾珠軸承;矯正彎曲的磁力泵主軸或調整好泵與電機的相對位置;更換泵軸;拆除泵頭重新組裝;更換止推環、密封環;清除異物;進行工藝調整消除氣蝕;緊固地腳螺栓。
2.4 傳動軸或電機軸承過熱
產生原因:缺少潤滑油或軸承破裂等。
處理方法:加注潤滑油或更換軸承。
2.5 磁力泵不出水
產生原因:泵體和吸水管沒灌滿引水;動水位低于磁力泵濾水管;吸水管破裂;水泵反轉;吸程太高;閥門沒有打開;進水管漏氣;電壓太高、啟動時聯軸器打滑等。
處理方法:排除底閥故障,灌滿引水;降低磁力泵的安裝位置,使濾水管在動水位之下,或等動水位升過濾水管再抽水;修補或更換吸水管;打開閥門;杜絕漏氣;重新調整電壓。
2.6 磁力泵漏液
產生原因:密封圈或密封墊損壞;密封螺栓松動;密封罩損壞等。
處理方法:更換密封圈或墊;緊固松動的螺栓;更換密封罩。
2.7 磁力泵揚程過低
產生原因:流量過大;轉速太低;介質內帶有氣體;葉輪損壞;輸送介質的密度大于設計時的密度;口環間隙過大;磁性體退磁等。
處理方法:關小出水閥;恢復額定轉速;排除介質中氣體;修復或更換葉輪;調整工藝參數使介質密度符合設計要求;更換口環;更換磁性體。
2.8 磁力泵軸折斷或軸承損壞
產生原因:泵空轉,軸承干磨;泵內有雜質;內外磁轉子之間同軸度不夠等。
處理方法:避免泵空轉;清除介質中的雜質;重新裝配內外磁轉子。
2.9 磁力泵驅動機電流偏大或偏小
產生原因:泵內進入雜物;物料粘度偏高;軸承損壞;系統管路堵等。
處理方法:清除雜物;測量介質粘度應符合要求;更換軸承;系統管路及時清堵。
2.10 磁力泵無法啟動
產生原因:泵內有異物;泵軸承內雜質聚集被卡住;內外磁轉子與密封罩磨擦; 電氣故障等。
處理方法:清除異物;解體清洗;解體檢查內外磁轉子;檢查電氣元件。
除了上述常見故障外,還應注意,當磁力泵檢修了幾遍都查不出問題時,應注意磁力聯軸器的工作是否正常。軸承、內磁轉子和隔套在運行中都會產生熱量,這將使工作溫度升高,一方面使傳遞的功率下降,另一方面對輸送易汽化液體的磁力泵會產生很大的麻煩。磁鋼傳遞的功率隨溫度的升高是一條連續下降的曲線,通常,在磁鋼工作極限溫度以下,其傳遞能力的下降是可逆的,而在極限溫度以上則是不可逆的,即磁鋼冷卻后,喪失的傳遞能力再也不能恢復。特殊情況下在磁力聯軸器出現滑脫(失步)時,隔套中的渦流熱量會急劇增長,溫度急劇上升,如不及時處理,會引起磁鋼退磁,使磁力聯軸器失效。因此磁力泵應設計可靠的冷卻系統。對不易汽化的介質,冷卻循環系統一般由葉輪出口或泵出口引出液流,經軸承和磁傳動部分回到吸人口,對易汽化的介質,應增加換熱器或將液流引到泵外的貯罐,避免熱量回到吸人口,對有固體雜質或鐵磁性雜質的介質,應考*濾,對高溫介質,則應考慮冷卻,以保證磁力聯軸器不超過工作極限溫度。在考慮轉速是否夠時,先要檢查電機本身的轉速是否正常,可用轉速計進行測量,在電機轉速正常的情況下,可考慮是否會出現磁力聯軸器的滑脫。
3磁力泵的選型
磁力泵的種類很多,在設計裝置設備時,要確定泵的用途和性能參數并選擇泵型。那么以什么原則來選購呢?依據又是什么?
3.1 泵選型原則
3.1.1使所選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裝置流量、揚程、壓力、溫度、汽蝕余量、吸程等工藝參數的要求。
3.1.2 必須滿足介質特性的要求
對輸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貴重介質的泵,要求軸封可靠或采用無泄漏泵,如磁力驅動泵(無軸封,采用隔離式磁力間接驅動)。
對輸送腐蝕性介質的泵,要求過流部件采用耐腐蝕性材料,如氟塑料耐腐蝕泵。
對輸送含固體顆粒介質的泵,要求對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時軸封要采用清潔液體沖洗。
3.1.3 機械方面要求可靠性高、噪聲低、振動小。
3.1.4 正確計算泵采購的投入成本,對泵生產廠家進行考察,要求其設備質量好,售后服務好,備件能及時供應。
3.2 如何正確計算采購泵的投入成本
初次采購,貨比三家,精確的計算泵的價格,然后選擇能夠達到自己要求的價格的產品。但對于用戶而言,磁力泵在使用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遠遠高于當初購買它而花費的成本,這樣,必須將泵出現問題和故障時浪費的工作時間和維修費用也計算到整體成本當中去;同樣的,泵在運轉過程中將耗費大量的電能,長年累月下來,一臺小小的泵消耗的電能是讓人咂舌的。經過國外一些泵廠對售出產品的跟蹤調查顯示,磁力泵在其使用壽命中耗費的最大資金不是初次的采購成本,也不是維護費用,而是其消耗的電能。吃驚的發現原來泵消耗的電能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其本身的采購成本和維護費用,再考慮到其本身的使用效率、噪音、人工維護等原因,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購買那些質次價低的的“水貨”產品呢?其實某種類型的泵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里面的結構、部件也是大同小異,最大的差異體現在部件的選材、做工和質量。和其他產品不一樣的是,泵的部件成本差異是十分顯著的,差距大到一般人都無法想象。比如一個很小的軸封,便宜的幾毛錢就可以買到,而好的產品卻要幾十甚至上百元,可想而知采用這兩種產品制造出來的產品差距有多大,而讓人擔憂的是,在前期使用過程中它們幾乎是沒有差別的。上百上千倍的價格差距體現在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期限上。短命(幾個月)、噪音(兩三個月后出現)、漏液(三四個月后出現)等現象接連不斷的發生,讓許多用戶后悔開始不該省了那幾十塊錢。而使用過程中的大噪音和高熱量實際上是寶貴的電能轉換為了沒有用的動能(機械摩擦)與熱能,實際做的有效功卻少得可憐。
3.3 選型時注意事項
3.3.1 對于內外磁鋼磁片的固定形式選擇時,建議選擇磁片與磁鋼制作為整體式的,如果選擇磁片鑲嵌在磁鋼上,泵運行時間過長或者介質中帶有雜物時,磁鋼上的磁片會掉落或者損壞,修復或更換很困難。
3.3.2 選用泵時建議最好選擇帶有溫度監控裝置(可對磁傳動器內部摩擦 、軸承失效和內部潤滑液不暢實施監測)、防干轉欠流保護器 (可防止吸入口無液或液流不足)和振動檢測器(監測軸承的振動情況)。
3.3.3 在工藝介質易結晶的情況下,不適宜選用磁力泵,由于工藝介質易結晶,很容使磁力泵的滑動軸承及磁鋼磁片損壞。
4磁力泵的安裝
4.1泵的吸入配管條件須使NPSHa>NPSHr+0.5m;泵的安裝位置要低于液面并靠近物料源。
4.2每臺泵要有**的吸入管路,集中吸入管路會使泵的吸入管內的液體流速變大,導致吸入條件變差。
4.3入口端管道直徑必須大于或等于磁力泵的吸入口徑,直且短;如果泵的吸入口小于吸入管的直徑時,必須使用偏心變截面管,接上后使管道上部保持水平 保證接口密封良好。 密封不完全時會有氣體被吸入,且不易被發現,導致泵的損壞。
4.4配管重量應有適度支撐,不能全由磁力泵來承擔;支撐裝置應考慮溫度變化效應,避免產生熱應力。
4.5物料進口管與壁面距離要有≥1.5倍于管徑,以避免造成吸入口有旋流產生。吸入管需始終低于液面0.5m或管徑2倍以上。若同一物料容器內有兩支以上吸料管, 其互相之距離至少須有≥3倍于管徑,避免彼此攪流。
4.6建議磁力泵入口端加裝真空計,當真空計值不穩定時,能夠判斷磁力泵是否發生氣蝕或吸入管進入空氣。
4.7防止顆粒進入措施:嚴禁鐵磁雜質、顆粒進入磁力傳動器和軸承摩擦副;入口處過濾,且濾網孔的面積應為入口管徑的10倍以上,要定期保養濾材,避免阻塞。
4.8入口罐液位保護控制是必要的,入口罐應裝有液位變送器或液位開關,在入口罐液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時,自動停止泵的運行以保護泵。
4.9建議出口配管加裝逆止閥,特別是二臺以上的泵有共用出口配管并列安裝時,不可預期停機,有回流疑慮時;以下情況是必須設置止回閥的:出口管過長(15~20m);實際揚程超過15m;吸液面與吐出槽液面高度差在9m。
4.10出口端(1m)內設置加裝節流閥來控制流量,但是不能長時間關閉運轉。為降低啟動負載,建議關閥啟動,再徐徐開至磁力泵額定壓力。
4.11安裝排氣管路:在泵的出口與閥門之間設置,泵在運行前必須進行排氣,泵內排氣不充分會直接影響磁力泵的正常運行。
5磁力泵的日常維護
5.1啟動泵前應準備事項
5.1.1 對操作過程進行必要的危害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及環境因素及環境影響分析。
5.1.2 所有的泵于出貨前均經清水測試,如果您要抽送的化學藥品會與水產生化學反應(例如:硫酸),要先拆下管路及充分予以干燥。
5.1.3 檢查電機電源(頻率、電壓及電機配線)。
5.1.4 啟動磁力泵前確認完成啟動注給,排除入口系統及泵殼內氣體。
5.1.5 檢查泵入口系統各閥門是否均已開啟。
5.1.6高溫型應先進行預熱,升溫速度50℃/小時,以保證各部件受熱均勻。
5.2 每六個月檢查一次單向止回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決定是否更換。
5.3 環境溫度低于100C時,應更換冬季潤滑油(Mobil 626等)。
5.2 啟動
5.2.1 磁力泵空負荷運行將導致軸承磁性體失磁,故本類泵嚴禁空負荷運行。
5.2.2 以快速開關電源來檢查馬達旋轉方向。
5.2.3啟動電機,注意觀察泵出口壓力表的讀數,如壓力不穩定并回落到較低值,說明排氣不凈,應立即停泵,停泵等待10—15秒鐘,對泵進行重新灌液排氣,啟動泵直至出口壓力達到較高值并保持穩定。
5.2.4關掉出口閥并啟動磁力泵,當馬達到達一個穩定的速度后,緩慢地打開出口閥,調整出口閥以獲得想要的操作壓力及流動速率,如用戶在磁力泵出口處裝有流量表或壓力表,應通過調節出口閥門開度使泵在性能參數表所列的額定點上運轉,測量磁力泵的電機電流,使電機在額定電流內運行,否則將造成泵超負荷運行(即大電流運行,至使電機燒壞)調整好的出口閥門開啟大與小和管路工況有關。
5.2.5最小安全流量:無軸封泵若操作流量過低會因潤滑不足而使泵溫度持續上升,此外,振動與徑向力,軸向力均較高,因此,操作流量必須有一最小限制,以確保泵使用壽命。
5.2.6禁止泵在出口閥門關閉的情況下連續運轉。
5.2.7 禁止泵在氣蝕情況下繼續運轉。
5.3 停機
5.3.1 正常停車
緩慢關閉出口閥(請勿緊急關閉出口閥,尤其是揚程較高時,水錘會使磁力泵損壞),然后立即停止電動機,隨后再關閉進口閥。(觀察電機是否緩慢平順的停止運轉,若不是如此,則請拆下泵并檢查內部。);將泵體排凈口和進出口導淋閥打開,將物料排凈,防止結晶損壞磁力泵。
5.3.2 緊急停車
立即停止電動機,然后關閉出口閥和進口閥;視情況將泵體排凈口和進出口導淋閥打開,將物料排凈,防止結晶損壞磁力泵。
5.4 磁力泵檢修準備及注意事項
5.4.1根據檢修前設備運行技術狀況和狀態監測(振動、溫度)記錄,分析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制定詳盡的檢修技術方案。
5.4.2 熟悉設備技術資料。
5.4.3 備齊檢修所需的工、量、卡具。
5.4.4 按規定具備檢修條件。
5.4.5各項準備工作應符合安全、環保、質量等方面的要求,對檢修過程進行必要的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及環境因素及環境影響分析。
5.4.6泵內外磁性聯軸器采用高性能永磁材料,可能對下列器件產生潛在危害,請將下列器件與本系列泵保持距離。
如:心臟起博器,信用卡及其它磁卡、計算器、計算機磁盤、手表等。
5.4.7當拆卸用來泵送有毒的或危險的產品的泵時應始終穿戴適當的防護衣服和眼睛防護裝置,氧氣呼吸器可能是必需的。
5.4.8在拆卸之前必須斷開泵的電力,確保電力開關裝置不能被開動,同時所有涉及泵的工作都要執行。
5.4.9在從它們的連接管道拆除泵之前必須排干泵殼里的產品。
5.4.10 用適宜的水流徹底沖洗泵殼和護罩,并排放到一個安全的區域。
5.4.11所有被返廠維修的泵,須凈化和貼上標簽以告知在拆卸之前應該采取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