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威德凱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經理
電 話:15850898728
郵 箱:jswdkpump@163.com
磁力泵的徑向滑動軸承和止推軸承多數都采用sic材質,這種材質硬度高,抗磨損,軸承損壞大多因為潤滑不良干磨引起的漲裂或固體顆粒進入內磁鋼過流部分,引起軸承過度磨損。
1故障分析
1.1泵發生汽蝕
介質受熱后汽蝕,引起軸承潤滑不良。泵運轉時出口壓力不穩定,振動加劇,有噪聲和泵殼有撞擊聲,這些普通離心泵的汽蝕現象在磁力泵里更是時常發生,特別是當介質沸點低,易揮發時,這與泵的結構有關,當冷卻隔離套的介質從磁力泵出口引入隔離套時壓力下降,受渦流熱的加熱溫度上升,介質發生汽化,當汽化的介質回流至泵入口時,泵就會發生汽蝕或氣堵,由于碳化硅軸承硬度高、脆性大,較終導致液膜破壞后軸承干磨和開裂。更有甚者泵的揚程降低.流量減少.甚至沒有.隔離套產生的渦流熱不能撤出,燒壞隔離套和磁鋼,引起磁鋼退磁。
1.2泵干轉
磁力泵干運轉,這也是造成軸承破損的原因之一。泵干轉較容易損壞軸承和磁鋼,通用的磁力泵不允許泵干運轉,因為泵的內部冷卻可以讓磁渦流熱被帶走以及滑動軸承的冷卻、潤滑。
當內、外磁轉子在同步轉動時,產生的磁力線切割靜止的隔離套,產生大量的磁渦流熱。如果磁渦流熱不被帶走,產生的高溫導致內、外磁轉子消磁,電機雖然轉動,但不能輸出介質。帶走磁渦流熱的液體和潤滑滑動軸承的液體都來自泵的出口。從泵的出口處進入泵內有外部進入和內部進入兩種方式。外部進入泵內是指在泵的出口處從泵的外部接入隔離套內,內部進入是指在泵蓋上按照一定的方式開孔,從泵的出口處直接引入到隔離套內。
內部開孔的方式較為常見。介質通過泵加壓后獲得一定的動能,從軸套與前滑動軸承之間進入到泵軸內到達內磁轉子與隔離套之間的縫隙區,內磁轉子上裝有輔助葉輪,將液體從隔離套與內磁轉子之間的縫隙區甩出,被甩出的液體將磁渦流熱帶走。被甩出的液體分為兩路,大部分液體進入到葉輪中心低壓區,小部分則經過軸套與后滑動軸承之間進入到泵軸內到達內磁轉子與隔離套之間的縫隙區。這種冷卻介質高壓進一一高壓出的方式完成了帶走磁渦流熱和冷卻滑動軸承的雙重任務。
因此這要在監控上做工作,保證泵不發生干運轉,泵的配套備件一功率保護器設置數值就顯得非常重要。
1.3傳動部件安裝間隙不當
傳動部件安裝間隙不當,泵內各處定位尺寸出現偏差,是導致泵運行后滑動軸承磨損的主要原因。
2解決措施
針對故障(1):如果發生汽蝕時要馬上停泵,對于給定的泵,確定的吸入裝置系統,避免嚴重汽蝕工況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泵前沒有完全充滿液體;從泵出口高點導淋處排放泵腔所有的蒸汽或空氣。
其次,吸入管線堵塞;及時清理、檢查管線濾網和閥門,保證裝置汽蝕余量NPSH。大于泵必須汽蝕余量NPSHr。對于新投運的裝置,泵入口濾網容易被管道中的鐵銹等雜質堵住,當泵入口濾網被堵住1/3及以上時,應及時清理濾網,防止泵長時間低于較小流量運行。新裝置投運的前半個月,泵入口濾網建議隔幾天清洗一次,隨后清洗頻率逐漸降低。
第三,介質貯罐液位或壓力太低;提高罐內液位并及時罐內沖壓。
較后,介質的溫度升高,及時排查上游降溫裝置,如換熱器,加大冷卻水量,及時降低入口溫度。
針對故障(2):設置功率保護器,當磁力泵空運轉時,即泵空載,此時的電機電流值肯定低于泵正常運行時的電流值,如果此時電機斷電,會對磁力泵產生強有效的保護,避免了泵的損壞。設置合適的功率保護值,是保護泵安全運行的較后一道屏障。
針對故障(3):在一次檢修過程后,按照常規方法試車、運行,泵電流持續走高后跳車,拆解前發現盤車不動的故障現象,為此,檢修人員再次對泵的定位尺寸進行了核查。核查軸承間隙之前安裝的前徑向軸承間隙,只有(0.04mm,這次試裝完之后前后徑向軸承也只有(0.04mm,而設計要求為0.079mm~0.129mm,間隙遠遠小于設計要求;核查軸跳動軸徑向圓跳動較大0.27mm,不符合要求,再次核查內磁缸與軸跳動將內磁缸裝在軸上一起測量跳動,發現內磁缸徑向圓跳動量0.50mm,大于廠家指導數據。因此泵在運行時滑動軸承因間隙過小,摩擦過大,電流升高導致跳車后盤車不動。在經過磨削處理軸承座、增加調整墊片厚度,確保安裝精度,再次試車成功。